近年来,广德市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立足电教远教平台宣传、教育、服务功能,在站点建设、内容创作、教育培训、作用发挥上精准发力,持续推动党员电教远教工作优化提升。
立足“点”上管理,强化基础促“高效”。选优配强人员队伍,一方面,广泛吸纳责任心强、业务精干的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成员、后备干部、到村任职选调生等从事电教工作,在全市配备专兼职管理员300余名,配齐配全站点设施,另一方面,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,结合全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,围绕远教站点学用管理、党员教育专题片摄制、组工信息稿件报送等内容,强化业务指导,实现县乡村三级电教远教人员全覆盖。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,完善落实信息发布“三审制”,定期与市委网信办、电信部门协调联动,开展网络安全审查与机顶盒维护升级工作,确保电教远教站点安全稳定、管理规范、有序运行。扩展站点覆盖面,在累计建立全市172个远教站点基础上,按照“应建尽建、突出需求、功能实用、彰显特色”的思路,进一步向村(社区)、机关、学校、“两新”组织等领域扩展延伸。
连通资源“线”,内容创作重“质效”。加大新媒体作品自主策划创作力度,以微视频、图解、漫画、海报等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,创作《党员干部切忌祸从“口”入》《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有哪些?应当如何设置?》等作品,不断提升向上级组织部门的供稿力度。充分挖掘基层党建新闻线索,依托“广德先锋”公众号,设置“桐汭先锋”“桐汭红”等特色栏目,累计发布《广德先锋半月刊》41期,用原创文稿推动平台创新发展。积极承领省市重点题材党员教育电视片摄制任务,整合融媒体中心、影视制作公司、基层党组织等多方力量,摄制出《时空长广》《稻花香》《草莓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技术》等精品课件,不断充实党员教育学习资源。讲好本地红色故事,结合“党课开讲啦”活动,推出《先忧后乐清廉传世》《飞天逐梦》等优秀微党课在全市展播,实现党课由“说教式”向“融入式”的创新转变。
扩展平台“面”,教育培训有“实效”。用好远程教育线上平台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“党员固定活动日”等党组织生活,将精品节目“周推荐”、百部精品微党课进基层、安徽党员大课堂等主题活动有机融合,指导推动站点灵活规范开展播放学习活动。注重自下而上汇总农村、机关、企业等不同站点学用需求,建立“大课表、小菜单”的“点播”制度,围绕党员教育、乡村振兴、政策宣传、农技培训等方面动态调整内容供给分类施教,以学前预告、学时讨论、学后反馈的方式满足党员群众个性化需求,提高学习的参学率与接受度。充分发挥广德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、红色资源多、革命先辈多的优势,链接英烈山纪念馆、皖南红军独立团纪念馆、广德抗战第一党支部展馆等红色地标,打造“行走的红色课堂”,通过馆藏影片的可视化呈现、现场讲解的故事化讲述、实物展览的沉浸式参与,切实提高学习质量。
构建融合“体”,学用转化见“成效”。整合本地重点龙头企业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等资源,因地制宜建设菁菁庄园、海棠小镇、彭村新天地等学用示范基地,结合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项目,以“远程教育+专家讲解+党员示范+农户学做”的学用帮带发展模式授技术、教管理、助营销、带致富,培育一批具备“知识优势”的“新农人”。深化“红色直播间”党建品牌,将远教站点打造为集特色农产品展示、电商培训、交流学习于一体的电商辅导站,邀请资深主播、专业讲师进行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,开展“远教直播大讲堂”“远教直播助农”活动,引导党员群众以互联网思维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赋能。将学教活动向便民服务延伸,与在职党员“双报到”、承诺践诺、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,组织党员参与到政策宣传、矛盾调解、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中,不断提升远教学用实效性。